煤化工污水处理厂运行中最常见的十个问题值得收集!
时间:2021/3/8 9:39:30
1.剩余污泥的排放如何控制?
污泥控制:如果曝气池进水和有机物浓度波动较小,则只能通过曝气池混合物中的污泥量来计算剩余污泥排放量;
剩余污泥排放量=曝气池混合液污泥量/(污泥龄×污泥浓度)二沉池出水污泥量。
当流入量波动时,还应考虑二沉池中的泥浆量。
污泥浓度控制:曝气池内混合液的污泥浓度一般有一个最优值。如果高于此值,必须及时排放污泥。
剩余污泥排放量=曝气池混合液浓度与理想浓度之差×曝气池容积/回流污泥浓度。
污泥负荷控制:根据曝气池污泥量恒定的原则,根据污泥负荷计算污泥产量,并将系统中所有新产生的污泥排出。
剩余污泥排放量=(曝气池混合液污泥量-进水BOD5量/污泥负荷)/回流污泥浓度。
污泥沉降比的控制:当实测的污泥沉降比SV增大时,可能是污泥浓度增大或污泥沉降性能变差造成的。无论哪种情况,都要及时清除剩余污泥,保证SV的相对稳定。
实践证明,以脱氮除磷为重点的城市污水污泥龄(SRT)控制剩余污泥排放量(Q)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2.回流污泥量的调整方法有哪些?
根据二沉池的泥浆液位调整回流比。这种方法可以避免二沉池污泥液位高造成的排水现象,出水水质相对稳定,但缺点是回流污泥浓度不稳定。
首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泥面(水面至泥面的距离),即选择合适的泥层厚度(泥面至池底的距离),一般控制在0.3~0.9m。且不超过泥浆液位的1/3。然后调整返泥量,使泥浆液面稳定在选定的合理值。正常情况下,增加回流Qr可以降低泥浆液面,减少泥浆厚层;相反,减小回流Qr可以增加泥层厚度。需要注意的是,每次调整范围不宜过大,使回流比变化不超过5%,回流比变化不超过10%。每次调整多少,下次调整多久?应该根据情况决定。
根据沉降比调整回流或回流比。
公式为:R=SV/(100-SV)
用1000ml量筒取进入二沉池前曝气池的混合液,模拟二沉池的沉降试验。回流比可以从测量的SV30值计算出来,并可以指导回流比的调整。
为了使二沉池中的SV值完全接近实际状态,尽可能采用二沉池中的沉降比,即搅拌状态,以提高回流比控制的准确性。
根据回流污泥和混合液的浓度调节回流比。
公式为:R=MLSS/(RSSS-MLSS)
该方法利用回流污泥的浓度RSSS和混合液的浓度MLSS来调节回流比r。该公式只适用于低负荷工艺,即当进水悬浮物不高时,否则会产生误差。一般用作回流比的检查方法。
根据污泥沉降曲线。
确定特定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的最佳沉降比。然后通过调节污泥回流流量,污泥在二沉池中的停留时间正好等于污泥通过沉淀达到最大浓度的时间,此时回流污泥浓度最大,回流流量最小。该方法特别适用于脱氮除磷过程。
3.运行中污泥变白怎么解决?
原因:营养缺乏,丝状菌或固定纤毛虫繁殖,细菌胶束生长不良;PH值过高或过低,丝状菌大量生长,污泥松散,体积过大。
解决办法:根据营养比例调整进水负荷和氨氮下降量,保持污泥颜色数天恢复;调节进水pH值,保持曝气池pH值在6-8之间,长时间保持PH值范围,可以有效防止污泥膨胀。
4.运行过程中发现黑泥如何解决?
原因:曝气池溶解氧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释放H2S,与铁反应生成FeS。
解决方法:增加供氧或回流污泥,只要曝气池中的溶解氧增加,污泥在10小时左右就会逐渐恢复正常。
5.如何解决试验过程中污泥过滤困难或出水色度增加的问题?
原因:营养缺乏或水温低,污泥生长不良,大量污泥反絮凝。
解决方法:增加负荷平衡营养,提高水温,改善污泥生长环境。
6.曝气池大量气泡怎么解决?
原因:进水负荷过高,冲击负荷过大,导致部分污泥分解附着在气泡上,使其发粘变脆,于是大量气泡堆积在水面上。
解决方法:减少进水,稍微增加返泥量,稳定一段时间后,减泡系统才逐渐正常。
7.曝气池产生的褐色或灰色泡沫如何解决?
原因:污泥老化,污泥龄过高,絮凝后的污泥附着在泡沫上。
解决办法:增加污泥排放量,逐步更新系统中的新污泥。污泥更新过程需要持续几天。在此期间,应控制运行环境,确保新污泥具有较强的活性(保证溶解氧水平稳定在1.0~3.0之间,平衡营养物质的比例,适当添加营养物质)。
8.二沉池污泥上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二沉池污泥上浮是指二沉池污泥因酸化或反硝化作用而上浮到二沉池表面的现象。浮泥本身没有质量问题,生物活性和沉降性能正常。
漂浮的主要原因是:正常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溶解氧逐渐被消耗和酸化,导致H2S等气体附着在污泥絮体上,降低其密度,导致污泥上浮。当系统SRT时间较长时,硝化后进入二沉池的混合液中会含有大量的硝酸盐,由于二沉池中溶解氧不足(溶解氧<0.5毫克/升),污泥会发生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产生的N2也会附着在污泥絮体上,降低其密度,使污泥上浮。
控制污泥上浮的措施:一是及时排放剩余污泥,增加回流污泥量,以免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二是加强曝气池末端的充氧,增加进入二沉池的混合液中的溶解氧含量,保证二沉池中的污泥不处于厌氧或缺氧状态。对于反硝化引起的污泥上浮,还可以增加剩余污泥的排放量,降低SRT,通过控制硝化程度来控制反硝化。
9.二沉池表面黑色块状污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解决?
二沉池表面出现黑色块状污泥,通常是污泥腐烂所致。如果曝气量太小,污泥在二沉池会缺氧,或者曝气池产生的污泥量大,排出的剩余污泥量少,导致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或者重力排泥时污泥斗不合理,导致污泥很难滑落,或者刮泥机的一些吸泥管不光滑,有一个不能刮的死角,会导致污泥在二沉池中长时间停留和局部沉积,导致厌氧代谢,产生大量的H2S、CH4等气体,包裹在泥块上,从而促使污泥大量上浮。与普通的污泥上浮不同,污泥上浮时会腐烂变黑,产生恶臭。
解决办法是保证剩余污泥的及时排放,消除排泥设备故障,清除沉淀池内壁或部分死角的污泥,降低好氧处理系统污泥的硝化程度,增加污泥回流,防止腐败污泥从其他处理构筑物进入。
10.二沉池表面泡沫浮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二沉池表面出现浮渣后,首先检查浮渣板、浮渣桶、浮渣冲洗水是否正常,浮渣泵是否有问题。如果是渣渣系统本身的故障,立即修复。
污水中含有表面活性剂、脂类化合物等可导致放线菌快速繁殖的有机物,导致二沉池表面出现生物泡沫浮渣。对策是喷水、减少曝气时间、添加氧化性消毒剂或混凝剂等。
二沉池内的污泥在短时间内部分缺氧,发生反硝化作用,导致污泥上浮,形成浮渣。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导致变质。在H2S、CH4等气体的包裹下,部分污泥会上浮形成浮渣。解决这两种浮渣的根本措施是找出污泥反硝化和衰变的原因,分别进行调整。
针对二沉池的各种问题,我总结了以下原因,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原因来解决问题。
地区分站: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省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 新疆 诸城 |